过渡让写作衔接自然(25张)初中语文写作

新课导入

过渡像桥梁,它连接两头,连接层与层,段落与段落,把上下文的意思衔接起来。它像桥梁一样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可以使行文自然、语气连贯、脉络清晰、结构严谨。而且有助于表现主题思想。 过渡好,文章显得结构严谨,前后连通贯; 需要过渡而没过渡,或过渡欠妥,都会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甚至会给读者的思路造成混乱.连接不好的文章,就会显得生硬、别扭、不通畅。 因此,要重视文章的过渡,学会过渡技巧

什么情况下过渡

1、在结构变化中,需要过渡(如:由总述转为分述;或由分述转为总述时,需要过渡)。

2、在内容变化中,需要过渡(如:由一个问题转为另一个问题;或由一层意思转为另一层意思时,需要过渡;又如:从一件事情的叙述,转到另一件事情的叙述,需要过渡)。

3、在表达方式变化中,需要过渡(如:由叙述转为议论;或者说由议论转为叙述时,需要过渡;又如:论述问题,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时需要过渡)。

4、在表现手法变化中,需要过渡(由顺叙转为插叙;或由插叙转为顺叙时,需要过渡;叙述与议论,顺叙与倒叙、插叙等相转接时,需要过渡。如:运用插叙时,在起止处,需要过渡。又如:由倒叙转入顺叙时需要过渡,当引入倒叙时,要交待清楚;当事情交待完毕,仍回到顺叙时,也要过渡。)。

5、记叙时间发生转换;或地点发生转移时,需要过渡。

如何过渡

(一)学会词语过渡。

用连词:(因为、所以,因此等。)

用副词:(不过、固然等。)

用方位词:(以上、以下、此外等。)

用序数词:(首先、其次,第一、第二等。一、二、三等。)

过渡短语:( 综上所述、由此可见、这样看来、总而言之 等。)

老舍的《想北平》第一段写北京大,事情多,自己所知的北京等于九牛一毛,难以下笔成文,第二段转向对北京的爱,作者在两段之间用转折连词“可是”过渡,文章写道:“可是,我真爱北平。”梁衡的《晋祠》前面的段落写山美、树美、水美,接下来写古建筑之美,文章在两部分之间用转折连词“然而”过渡,文章这样写道:“然而,最美的还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古代文化。”

高建群的《西地平线上》记叙了三次落日的壮观,在描写第二次落日景象之前写道:“第二个带给我巨大影响和深刻记忆的,是罗布淖尔荒原上的落日。”而在描写第三次落日景象之前则这样写道:“我要告诉你的是第三次日落。”在这里,作者借助“第二”“第三”这样的序数词来完成层次间的过渡。

在上述几例中,无论是关联词语,还是序数词,不但把前后内容有机地连接在一起,而且也显现了前后内容的差别。

(二)学会用句子过渡

过渡句没有固定的标志,它根据其位置、意义和作用而定,常用富于个性的判断句、陈述句、设问句来充当。

以设问句作过渡是较为普遍的方法。在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里,文章以设问句“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完成了抒情和叙事之间的过渡,在鲁迅的《藤野先生》里,文章在叙述了东京留学生界的乌烟瘴气后,以设问句“到别的地方看看,如何呢?”作过渡,转入别地情况的叙述。

对面前的出现的疑团,下文要作探究,进一步寻找答案,也可以用设问句来过渡。何为的《第二次考试》前文叙述音乐考生陈伊玲两次考试声音极不稳固,接着以设问句“可是究竟为什么呢?”作过渡,引出教授亲自临考生家庭探访的叙述

某些感叹句也可以起到过渡的作用。都德的《最后一课》有一些独立成感叹句,如“我的最后一课!”“可怜的人!”等,都具有一定的过渡作用。

(三)学会用段落过渡

在上下段或上下部分之间,文章内容较多,意思相隔较远,跨度或转折幅度较大,在这样的情况下,一般采用过渡段来过渡。过渡段在意义上往往具有相对独立性,不适于放在上下文,它更像上下文的纽带或桥梁,在语气上又有某种“缓冲”作用,使读者的思路从容地由上文转入下文。

鲁迅的《孔乙己》前面两段写酒店的格局和“我”不适应酒店的“工作”而只能温酒的情形,第四段向后叙述孔乙己的悲惨一生的叙述,前后之间用了一个过渡段:

我从此便整天的站在柜台里,专管我的职务。虽然没有什么失职,但总觉有些单调,有些无聊。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

这一段文字就是前后两部分之间的桥梁,把差别较大的前后两部分内容很自然地扣合在一起,毫无隔阂。

资源下载
下载价格2
VIP 5折、终身VIP免费升级VIP
立即购买
免登录下载,游客直接点击立即购买 课件均可wps或msoffice进行编辑修改保存
原文链接:https://kejianba.com/6940.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