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课件(43张)语文八年级下册部编版

学习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把握文章内容,理清论证思路。

2.把握中心论点,学习举例论证与道理论证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感受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培养格物致知精神和乐于动手实验的科学品质。

学习重点

梳理论证思路,理解演讲中事例对于观点的印证作用。

学习难点

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年生,祖籍山东日照,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62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67年起任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能实验粒子物理学,包括量子电动力学、量子色动力学和电弱统一理论。1974年发现第4种夸克的束缚态——J粒子,因此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80年发表自传性文章《在探索中——一个物理学家的体验》。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瞭望》1991年第44期。有改动。这是作者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发表的演讲。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而影响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鉴于此,作者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的经验,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向我们提出了忠告: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文题解读

“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格物”就是推究事物的原理,“致知”就是获得知识。前者是后者的手段,后者是前者的目的。题目表明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资源下载
下载价格2
VIP 5折、终身VIP免费升级VIP
立即购买
免登录下载,游客直接点击立即购买 课件均可wps或msoffice进行编辑修改保存
原文链接:https://kejianba.com/6472.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