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驿路梨花(29张)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学习目标

1、学习略读,把握故事内容,理清文章写作顺序。

2、体会文章巧设悬念的写作思路及表达效果。

3、分析“梨花”在文中的不同含义及“驿路梨花”做标题的妙处。

4、学习文中人物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和雷锋精神。

作者简介

彭荆风,生于1929年,江西萍乡人,作家。著有长篇小说《鹿衔草》《断肠草》《绿月亮》等,长篇纪实文学《滇缅铁路祭》《挥戈落日》,短篇小说集《当芦笙吹响的时候》《绿色的网》《红指甲》等,散文集《泸沽湖水色》《九月衣裳》,文学评论集《彭荆风谈文学》。

写作背景

作者1949年夏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春,随军进入云南,三十多年,他一直生活在云南边塞,熟悉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写了许多反映边疆生活的作品。《驿路梨花》写于1977年秋天。那时,党中央重新提出学习雷锋的号召。这让作者想起了边疆许多朴实的人和事,想起了曾经见过的那深山大岭里的茅屋,想起了默默为茅屋打柴、背水的哈尼族人以及为了后来的旅客,临行前都要给茅屋做点事的先行者。想起这些,无形中一股力量使作者重新拿起笔来,写下了这篇文章。

归纳总结

本文以“梨花”为线索,通过记叙“我”和老余在云南哀牢山中发现小茅屋后的所见所闻,生动地再现了雷锋精神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根、开花,不断传递的动人情景,讴歌了以梨花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优秀品质。热情地歌颂了人们助人为乐的美好心灵,显示了社会主义祖国处处有温暖的动人画面。

资源下载
下载价格2
VIP 5折、终身VIP免费升级VIP
立即购买
免登录下载,游客直接点击立即购买 课件均可wps或msoffice进行编辑修改保存
原文链接:https://kejianba.com/6381.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