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速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主要内容。
2.抓住文中描写探险队员的几个细节,体悟文中的关键语句,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透过这个悲剧,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训练快速阅读、理清故事情节的能力。
教学难点
通过关键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悲剧之悲、悲剧之伟大。
故事介绍
中国有一句古话: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虽然也说“不以成败论英雄”“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一直以来,人们歌颂的都是成功者、胜利者。其实,在人类发展进程中,尤其是在人类征服自然的领域里,都会涌现出很多可歌可泣的“失败英雄”。一百多年前,英国人斯科特和挪威人阿蒙森为率先到达南极点展开激烈的角逐,最终阿蒙森凯旋归来,而斯科特一行却遭受了灭顶之灾。但作者茨威格却没有为胜利者作传,而是饱含深情地用了文学的笔法,对斯科特一行赞叹溢于言表。历史上都是为胜利者歌功颂德,为什么作者却要对其表达崇高的赞誉呢?请同学们跟随文学巨匠茨威格的笔调,从《伟大的悲剧》中找出答案。
作者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生于富裕的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罗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茨威格在诗、短论、小说、戏剧和人物传记写作方面均有过人的造诣,尤以小说和人物传记见长。代表小说有《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传记有《三位大师》《与魔鬼作斗争》等。
1911年,两位著名的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踏上了冲击南极点的征程。这两个人都想成为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英雄。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结果是阿蒙森队捷足先登,于1911年12月14日到达南极,而斯科特队则于1912年1月18日才到达,比阿蒙森队晚了将近五个星期。最后,阿蒙森胜利而归,成功的旗帜永远飘扬在南极点上,而斯科特等五名冲击南极的英雄,因为南极寒冷天气的突然到来,饥寒交迫,体力不支,在返回的途中与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最后长眠在茫茫的冰雪之中。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根据斯科特遗留下来的一些底片、电影胶卷、书信和遗书,发挥他天才的想象,饱含深情地描述了他们的这次失败之旅。
归纳总结
有人说,历史是为成功者而写的。的确,一直以来,我们把记忆空间留给了那些鲜花、掌声相伴的成功者,但茨威格却能关注到这些失败者,并将他们的事迹与其他叙述拿破仑、列宁、托尔斯泰、歌德等人的传记共同收录在一本叫做《人类的群星闪耀时》的集子里,这不能不引发我们对关于胜利与失败的定义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