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驿路梨花》(28张)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作者简介

彭荆风,1929年生,江西萍乡人,作家。1952年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作品,1955年出版短篇小说集《边寨亲人》。1956年与人合写电影文学剧本《边寨烽火》与《芦笙恋歌》,文革后出版作品有长篇小说《鹿衔草》,中篇小说《蛮帅部落的后代》《爱与恨的边界》《绿色的网》,短篇小说集《驿路梨花》等。

写作背景

这篇文章写于1977年。“文化大革命”后,党中央重新发出了学习雷锋的号召。作者曾随军在云南生活多年,有感于在这里的淳朴民风和人民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的精神品质,写下了与此相关的人和事。

写作特色

1.巧设悬念。 作者在行文构思上巧设悬念,以“谁是小茅屋的主人”为悬念,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同时也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2.巧用插叙。 本文以“我”和老余的所见所闻为线索,从“我”和老余第一天傍晚投宿写到第二天早晨,其间运用插叙两次追溯往事:一是借瑶族老人之口讲哈尼族姑娘帮助过路人;二是借梨花妹妹之口讲解放军建造茅屋及梨花照料小茅屋。把十几年的事情浓缩在一晚一晨之间,既丰富了情节内容,突出了人物形象和文章主题,又使全文波澜起伏,结构紧凑,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3.间接描写。 文中的人物梨花姑娘和解放军战士并没有出场,但其形象却突出鲜明,作者巧妙地通过写景、写物、写其他人,间接突出表现其美好的形象。

资源下载
下载价格2
VIP 5折、终身VIP免费升级VIP
立即购买
免登录下载,游客直接点击立即购买 课件均可wps或msoffice进行编辑修改保存
原文链接:https://kejianba.com/4410.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